重塑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

 深圳市福田区梅园小学 严瑾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恰当地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 有助于学生进入课堂, 化解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难点, 深化学生情感活动, 能让学生学习更科学、更快乐、更有效,教师教得生动活泼, 达到激情引趣,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小学语文

一.游戏、游戏化、游戏化教学的含义

游戏是一个系统,玩家们在其中执着于抽象的任务,任务由规则、互动性和反馈界定,产出量化结果,并经常伴有情绪反应。【1】游戏化是采用游戏机制、美学和游戏思维手段吸引他人,鼓励行为,促进学习和解决问题。【2】

那么,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利用游戏向学习者传递特定的知识和信息。教师根据学习者对游戏的天生爱好心理和对新鲜的互动媒体的好奇心,将游戏作为与学习者沟通的平台,使信息传递的过程更加生动,从而脱离传统的单向说教模式,将互动元素引入到沟通环节中,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积极的环境下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素质。【3】

二.小学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其实,游戏化教学的研究历史由来已久,孔子就非常强调游戏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乐”的境界。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既强调儿童游戏和活动,又注重教师指导和监督的形式,从而让儿童的身心在教育中得到自然和谐的发展。维果斯基、杜威、布鲁纳等知名学者也曾经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等不同的角度对游戏的教育价值进行了分析。

概括之,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游戏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社会发展、情感情绪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游戏即生活,游戏即教育。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 设法营造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要求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游戏化教学, 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爱学”“乐学”, 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小学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的组织策略

1.游戏化教学在拼音课中应用

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是从学习汉语拼音开始的。以往的拼音教学方式单一,每个字母都按照音形义来讲解,应该打破这种方式,要集中训练、减少头绪,贯彻综合性的教学思路。在汉语拼音课中,教师可以开展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内容有很多,在新授、巩固、复习等各环节中,紧扣教学目的,设计安排合适的游戏活动。实施汉语拼音的游戏教学方法有四声调爬高峰、走障碍迷宫、真假好朋友、橡皮泥捏字母、趣味编儿歌、声母韵母对对碰、拼音句子接龙等。尽量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指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教学中,通过参与得到体验,通过合作以求创新,通过探究得到进步。

以“声母韵母对对碰”游戏来示例。当学生学习完单韵母和声母之后就可以进行该游戏。亦当没学一类韵母,都可以通过这个游戏反复练习声母和韵母的拼读。游戏需要两人以上围成一圈坐好,教师把声母和韵母做成卡牌,选出一名当组长,组长随意发声母牌至每一位学生,韵母牌打乱顺序洗好放在中央。学生按顺时针摸韵母牌并翻开亮牌,看自己手上的声母牌可否进行拼读。如果找到有牌可以拼读,就说:“碰!”并正确拼读成功即能得到这张韵母牌。如果第一位学生不能拼读,就顺延下一位;如果其余几位都不能拼读,则这张韵母牌压到待摸韵母牌最下面。所有的韵母牌摸完后,得韵母牌最多者为赢家。这款游戏锻炼学生在主动意识下的进行声母和韵母的配对拼读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拼音拼读的兴趣。

2.游戏化教学在识字课中应用

识字的过程是一件漫长、枯燥的事情,同时,小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又很短,为此,要想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就要立足于课堂,用孩子爱玩的天性,以各种小游戏的形式来开展识字教学,从而激发小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在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纸牌识字、表演识字、接龙识字等丰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识”,进而达到巩固完善学生知识系统的效果。

以纸牌识字游戏来讲,通过制作一些文字纸牌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纸牌游戏,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认字能力。例如,每位学生分发相同数量的数字纸牌,但只有正确读出上面的文字才能将其打出,然后在规定时间内谁打出的纸牌最多谁就获胜,借此来激发学生识字认字的兴趣,并加深学生对相关汉字的记忆。在此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及时求教老师和同学,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游戏化教学在口语交际课中应用

当学生被我们的“游戏”所吸引时,他们就会按照游戏规则,一步步去做我们的学习任务。在做学习任务的过程,既是玩游戏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将游戏跟教学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乐趣,同时,用游戏的魅力引导学生一路通关学习,更能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以一年级第二册第八单元19课《棉花姑娘》这一文来展示。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了许多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在这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贯彻语文游戏教学的另一种实施方法――传话游戏,即老师提问道:“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给她治病啊。她看到了燕子、啄木鸟、青蛙,请求他们帮忙捉害虫,而这三个小动物是怎么回答的呢?现在我们大家模拟一下。”之后,老师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并与学生共同商定燕子、啄木鸟、青蛙在面对棉花姑娘所说的话,定为“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随后老师组织各小组进行传话比赛,哪组最快、最准确地将这三句话从第一个孩子传到最后一个孩子即为获胜。这样的游戏看似简单无深意,但这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好玩的,低年级学生理解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效教学方式。

4.游戏化教学在阅读与写作课中应用

人尽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件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后,我们才会在这件事情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阅读写作课的学习同样如此,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好的成效。

笔者曾经上《活了100万次的猫》绘本阅读游戏课,这本书是佐野洋子创作。书中主要讲述的是有一只虎斑猫活了100万次,死了100万次,却从来不喜欢它这100万个主人,并且一次也没有哭过。直到它成为野猫,才开始自我觉醒。后来遇见并爱上了白猫,为它付出爱。最后白猫死了,虎豹猫哭了100万次,也安详死去,再也没有活过来。课堂伊始,笔者深情讲述野猫前半生的6次生死轮回。随后玩游戏一——记忆大师,看看谁是记忆大师,回忆在这些生活经历中,你还记得这只虎斑猫的主人曾经有谁吗?猫是怎么轮回到下一世的?教学课件出示两组图片,都有猫的主人和猫一生中最后的结局,看看谁能快速找到。此处用“记忆大师”的游戏,翻牌匹配,来帮助学生简单回顾猫的前半生中的6次。任务相对简单,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保持参与游戏的动力。

当教师总结概括过渡后玩游戏二——生命转盘游戏,游戏规则:每个学习小组长做代表,点击转盘,结果指向的角色,小组讨论仿写绘本故事,最后选派两个小组上来汇报。一说到仿写,学生多少会有抵触心理,但如果是在游戏中的随机仿写,具有未知性,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挑战的兴趣,加上小组成员的团体互助性,从而更好完成想象仿写。孩子们听故事不仅专心,还很会思考分析!

笔者当时是选择四年级学生上的这堂课。四年级学生有了低段大量积累字词的基础,但刚刚接触作文,难免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而绘本是他们热爱的文本形式,以绘本为载体,运用游戏化元素来进行仿写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小学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1.游戏围绕语文教学为中心

语文课堂进行游戏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道怎样学习,假如在语文课堂上只是玩游戏而忽略了教学知识点,那就违背了游戏化教学的宗旨。教师应该考虑学习目标。你想让学生学什么?这些游戏或游戏元素将如何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目标?避免为了游戏化而游戏化,要确保你是用它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在语文课堂中,让游戏为语文教学服务,目的是学习语文知识。

2.游戏符合学生的需求、心理特征

当你在课堂上进行游戏化教学时,想想学生的具体需求。他们喜欢怎样学习?他们的兴趣是什么?他们的学习水平如何?试着选择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游戏和游戏元素。此外,确保游戏对学生来说既不是太简单也不是太难。如果游戏太简单,学生可能会感到无聊。如果游戏太难,学生可能会感到气馁然后选择放弃。

3.注重游戏的公平性

不管是教学还是游戏,应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小学生积极表现,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勇敢表达,尽量让学生们融入彼此的互动中。

4.课堂调整教学语言、奖励机制

改变课堂教学的“语言”体系,比如完成课堂作业称为“开始一项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改称为“联盟”获胜;给学生奖励不再是简单“你真棒!你太厉害了!”,改为拥有确定数量的“经验值”就可以达到特定等级。

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获得经验值、排行榜上的排名,或者数字徽章,从而取得季度奖励,以增加对他们的激励作用。这些奖励可以包括作业考核合格、获得额外学分、参加有趣的活动,或被允许不参加测验(因为该项技能的掌握情况已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被证明了)。【4】

5.及时给学生“留白”深思

教育的游戏化模式不仅仅为了好玩。游戏结束后,通过给学生深度思考的机会,帮助他们消化所学内容。可以提出系列问题:你从这次体验中学到了什么?你做得好吗?你将来能够做得更好吗?你将如何利用今天学到的东西?

五.结语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是有游戏元素的驱动下,使得教学模式自然而然地从传统“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而教育的第一主体也从老师变成为学生。

要使游戏化教学发挥更大成效,仍有赖于广大教师对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交流。

参考文献:

1.[美]卡尔M·卡普,《游戏,让学习高效》,机械工业出版社

2.[美]卡尔M·卡普,《游戏,让学习成瘾》,机械工业出版社

3. 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讨(完美论文网)

4.《从课堂游戏化的最佳实践中,我们总结了5个方法》(智能观一米,2018-4-2 于北京中关村)

相关知识

重塑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
【教育教学文章】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研究.doc
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浅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智慧教室下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分析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网址: 重塑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 http://www.hyxgl.com/newsview376845.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