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卡牌”乱象背后成年人的商业利益算计

对现在的“10后”来说,泡泡玛特已经过时,卡牌才是顶流。

在不少小学旁边的小卖部、拆卡直播间内,未成年人疯狂集卡的场景正在上演。

7月29日、30日,#12岁女孩豪掷5万买高阶卡牌#等“卡牌”负面话题相继登上百度、微博热搜,引发舆论关注。未成年人“集卡成瘾”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因素?

一.精心织就的营销陷阱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拆卡直播间的玩法未免太多、太好玩了。

按照不同卡位叠加包数的“叠叠”,刺中高卡位加拆一整盒的“刺刺”,以及如果指定角色不出现就一直拆的“捉迷藏”等等,每一样都足以让人沉溺其中。

玩法复杂多变,但利用的消费心理却都是“以小博大”。以“叠叠”玩法为例,同样下单25元,运气好,可以从一包叠拆到五十几包;运气差,拆开第一包游戏就宣告结束了。

对此,某拆卡直播间前主播直言:“这就是一种主播‘做庄’,买家下注的变相‘赌博’。”

据知情人士介绍,“中不中”“谁中”“中几次”都是主播可控的。为了刺激买家下单,直播间会设置“托”刷评论、刷热度,并营造出连续抽中“高阶卡”的假象,诱导消费者下单。

一旦出现真实消费者购买,主播又可以通过限制“抽中”概率控制直播间成本。“一般同一人抽中两次‘高阶卡’后,就不会让再中了。”

除了拆卡直播间,卡牌行业上下游也设置了不少套路。

比如,目前某鱼等二手交易网站出现“天价卡牌”现象。在这些平台上,一张“高阶卡”“稀有卡”有时会被炒至十几万元一张。

进一步调查却发现,在公开可查询的、有实际交易额的订单中,都没有出现“天价卡牌”。

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天价卡牌”只不过是一些商家的营销手段。他们往往在售卖卡牌时会强调“稀有卡”的珍贵性,并将“二手平台16万元一张”作为营销证据,进一步鼓动消费者下单。

此外,为了让卡牌更具交易价值,“卡牌”评级机构应运而生。有了所谓的评级,这些“卡牌”的身价开始飙升。机构的客服表示经他们评级的“卡牌”最高卖到了21万元。

一系列营销套路组合拳下来,成年人恐怕都得迷糊一阵,更不用说深陷其中的未成年人了。

二.未成年人教育缺环

但同一个群体对同一样东西狂热追捧,这并不是简单的“营销套路”就能解释的,其中一定还有其它原因。

学生时代,什么样的孩子最受同学欢迎?学习好的?性格好的?长相好的?有特长的?

在“卡牌”时代,这个问题的评价标准已经变成了:“稀有卡”多的、能集齐一整套“卡牌”的。

“卡牌”俨然成为了当代小学生的“社交货币”。

几乎所有沉迷于“卡牌”游戏的孩子都曾提到过,集卡越多、拥有“高级卡”“稀有卡”越多,在班级等群体中受到的社交瞩目就会越多。

这种“卡牌”特供的情绪价值,成为很多未成年人沉迷其中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

显然,未成年人教育中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导致未成年人成就感缺失。据了解,现在很多小学缺少春游、秋游、运动会等传统课外活动,部分学校甚至连课间、午休都不允许学生在操场玩耍。

这样一来,同学间相互了解、展示自我的机会大大减少,除了学习成绩外,未成年人的性格、特长、品行、思想等独特的闪光点难以被彼此看到。

同学之间评价体系的单一导致未成年人在真实生活中感受到的社交瞩目感大大降低,因此,部分学生开始通过不恰当的方式弥补这份情绪价值。

此外,种种有关未成年人“价值观”“是非观”塑造的问题,在家长、学校、社会教育层面也有所缺失。

部分“新式家长”为了支持孩子爱好主动陪孩子集卡;小红书、抖音平台上,部分家庭博主发布未成年人在线拆卡视频;

ChinaDaily、腾讯QQ、欧足联等媒体、大厂、文体组织出品周边文创“卡牌”。

当家长、官方组织、知名企业都开始变相支持“卡牌”游戏时,关于“‘卡牌’高价售卖是否恰当?是否存在赌博性质?是否有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等问题又该如何作答呢?

三.“卡牌”监管存在难度

根据2023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但在“卡牌”的实际经营中,销售人员在售卖“卡牌”前鲜少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及监护人是否同意进行核实。

“未成年人禁止下单”难以落实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商家为了追求利益,可能间接故意放任未成年人消费;另一方面,由于“卡牌”的销售渠道繁杂,经销商较多,监管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平台、相关部门甚至“卡牌”公司对其销售的监管都难以落实到位。

四.结语

已引发未成年人相关问题、舆论感到不满与担忧、监管确实存在难度,这就是“卡牌”游戏的行业现状。

谁该对此感到警惕?

家长、学校、监管部门应该警惕,但“卡牌”游戏的制作、销售公司更应该警惕!

随着舆论争议的持续,监管力度的不断加码,“卡牌”游戏集换卡式商业模式的未来发展势必会出现更多不确定性,而某些极端个案极易触发监管动作,并引发公众舆论的抵制。

博雅智库/数字声誉实验室/博雅云图创始人杨明刚研究员曾说过,自媒体时代,商业和产品品牌的脆弱性已经显现,底线思维、风险思维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

“卡牌”游戏公司应提升社会责任意识,重视产品可能产生的外溢风险并及时把控风险、规避风险。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对策,遏制“卡牌”炒作溢价趋势,收束销售渠道不合规行为,停止在未成年人这个群体身上打主意。

毕竟,“竭泽而渔”并非明智之举。

(来源:数字声誉实验室DRLab.)

相关知识

《星空starfield》归还所罗门的算计活动任务攻略
江苏靖江整治校园周边代充游戏币乱象
卡牌游戏文艺复兴,背后是商业策略的纯粹较量
策略类卡牌游戏排行榜推荐2024 好玩的策略卡牌游戏合集
10款精品卡牌游戏推荐
卡牌游戏大全 高人气卡牌游戏精选
成年人小游戏——休闲娱乐新潮流
卡卡牌网游攻略,卡牌网游攻略 策略 技巧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
《无尽的拉格朗日》警惕级驱逐舰怎么样?警惕级驱逐舰介绍
英雄战歌卡牌获取攻略:全面解析卡牌获得方法与途径

网址: 警惕“卡牌”乱象背后成年人的商业利益算计 http://www.hyxgl.com/newsview382781.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