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游戏用户性别分布 女性玩家比例不容小觑

中国移动游戏的产业链上游为游戏研发,中游为游戏发行与运营,下游为游戏分发。其中,游戏研发环节包括市场洞察、游戏选品、游戏创意设计、游戏研发、游戏测试和游戏调优等步骤,游戏发行与运营则包括游戏上线、游戏买量、用户运营、活动运营、游戏增长策划、游戏出海等过程,游戏分发则是在不同平台进行推广宣传、数据收集、反馈更新的过程。

游戏行业产业链的参与者主要包括游戏研发商、游戏发行商和分发渠道商。规模较小、不具备丰富发行运营经验的游戏研发商多专注于游戏开发,而腾讯、网易、三七互娱等头部厂商则采用"研运一体"的经营模式。游戏下游分发渠道主要包括硬件官方商店(华为、小米、酷派应用商店等)、第三方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宝、App Store、Google Play等)、超级APP(抖音、头条、微博、微信等)、广告平台以及垂直社区平台。

我国移动游戏的收费模式主要有按虚拟道具收费、游戏内容收费、初次下载收费以及游戏内置广告这四种。

(1)按虚拟道具收费模式是国内移动游戏的主流盈利模式。虚拟道具收费是指游戏公司为玩家提供移动游戏的免费下载和免费游戏娱乐体验,而游戏的收益则来自于游戏内虚拟道具的销售。游戏玩家注册一个游戏账号后,即可参与游戏而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若玩家希望进一步加强游戏体验,则需付费购买游戏中的虚拟道具。

(2)游戏内容收费模式是游戏玩家可以免费玩部分游戏关卡或者版本,对于更高的关卡等级或者游戏新版本的使用需要进行付费。目前,国内移动游戏市场中采用内容收费模式的游戏数量较少。

(3)初次下载收费模式是游戏玩家通过移动游戏渠道商下载游戏时,向渠道商支付相应的费用,渠道商再与游戏开发商就收取的下载费用进行分成的盈利模式。

(4)游戏内置广告是指以免费作为吸引用户手段,以提高用户量为核心,吸引其他厂家在游戏中内置商业广告,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游戏场景内置广告、游戏道具赞助、游戏内文字广播、游戏登录退出时的弹出广告等形式。

移动游戏具有设备门槛低、操作便捷等优势,受新冠疫情影响,民众提升对移动游戏的消费需求;随着移动游戏行业加速5G技术融合、云游戏加快发展进程,中国移动游戏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上升空间,市场规模及用户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在网页端、客户端游戏市场占比收缩的情况下,成为游戏行业的主要赛道。

围绕移动游戏,其生态圈涌现了各类相关主体,涉及版权、内容制作、内容分发、硬件设施以及市场监管等多领域。受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线下文娱产业发展受阻,移动游戏利好尽显,获得新一轮发展红利。移动游戏厂商重视游戏IP领域,通过IP改编、原创IP等形式突破内容壁垒,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如布局IP衍生产品服务等,进一步挖掘移动游戏IP价值。

近年来移动游戏企业愈发重视知识产权,通过购买IP或原创IP的方式突破内容壁垒,全方位拓宽游戏IP题材类型,包括动漫、小说、影视等领域;与此同时,在利用或提升IP知名度的同时,游戏运营企业推出衍生IP产品服务,如游戏展、周边等内容形式,构建企业产品生态、为企业拓宽盈利渠道提供条件。在丰富游戏内容、衍生IP产品的同时,游戏企业加大IP保护力度,对开发侵权、直播侵权等问题积极提出申诉,促进移动游戏行业健康化、规范化发展。

当前新上线或获得发行版号即将上线的移动游戏中,由IP改编、经典游戏衍生的新款手游的数量占比日渐提升。目前,移动游戏包括由小说、影视、音乐等知名IP题材改编,以及原创IP,而由于IP具有粉丝群体,且转换为游戏用户群体成本较低,即移动IP游戏拥有较大规模的潜在用户群体。因此,移动游戏企业发力布局IP改编领域。

随着当前移动游戏行业的加速发展,行业痛点日益突出。在移动游戏行业发展痛点认知层面,五成左右的玩家面临行业同质化产品泛滥的困扰,此外也期待游戏厂商在玩法创意、游戏故事、服务器等方面有所改进。较为单一的产品类型和玩法已成为当前移动游戏行业较为突出的发展问题,而随着竞争加剧,打造精品游戏并实现玩法、内容创新的厂商在日后发展中才更有竞争优势。

图表:2022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性别分布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研究院

根据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移动游戏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运营研究报告》分析得知,近年来在移动游戏用户中,女性玩家的比例不容小觑,在2022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性别中占到48.6%,与男性玩家的比例基本相当。因此,在未来移动游戏行业中需要重视从女性游戏的研发。

近年来,CPU、虚拟化技术、音视频解码、网络、边缘计算五大领域加速发展。伴随五大核心技术的发展,云游戏得以实现应用落地。云游戏将不仅带来游戏方式、类型、体验的升级,对整个移动游戏行业生态、行业主体变革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游戏厂商、网络运营商正在布局云游戏,但底层技术、设施问题待进一步攻克,云游戏的全面覆盖仍需更多实践的积累和资金的投入。未来5G浪潮下,云游戏或将成为移动游戏行业竞争的关键阵地。

以订阅制为主的付费模式。通过对更多原有PC、主机类型的大IP、3A类优质游戏进行云化,以更具有差异化的游戏内容和打破多端游戏边界的独特性,促进用户逐步养成对云游戏的订阅付费习惯。另外,目前优质的音频、视频内容的订阅付费模式发展成熟,也将逐步培养年轻一代用户的订阅付费习惯。合理的订阅费用标准会逐步被广大云游戏玩家所接受。

免费进入+内购组合制的付费模式。国内玩家更倾向于免费进入、游戏内购付费的模式,这与云游戏平台期待用户"为算力买单"的诉求存在本质冲突。云游戏需要兼顾在画质、操作上拥有优于传统版本的用户体验,让玩家形成更高的接受度与黏性,同时具备

内购道具或时长的组合型付费模式,这类云游戏更有希望获得理想回报,更大程度上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模式。

企业基于自身算力、技术优势等拓展新颖的收益模式,或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开展协同化、效率化合作,是寻求其他收入来源的关键突破口。在云游戏发展初期阶段,稳固的经济基础是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用户付费模式仍存在诸多瓶颈,产业链各环节需要不断加强创新,探索新的业务方向,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相关知识

中国移动游戏用户性别分布 女性玩家比例不容小觑
2021年中国移动游戏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女性用户市场前景可观
移动游戏市场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2023
2023移动游戏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游戏现状分析 《2023年7月游戏产业报告》
移动游戏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移动游戏社交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2020年中国女性游戏行业市场分析:用户规模突破3亿人 细分领域发展机会大
2021年中国女性游戏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她游戏”经济将保持热度
移动游戏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现状分析2023
中国游戏用户群体分析

网址: 中国移动游戏用户性别分布 女性玩家比例不容小觑 http://www.hyxgl.com/newsview424388.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