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社会中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因此,从幼教阶段起培养幼儿良性竞争的意识显得十分必要。合作也是幼儿在未来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小组竞赛游戏是培养幼儿主动合作和良性竞争的最有效途径,激发了幼儿主动合作,协商的意识,他们会表现出互相配合与积极协商。一旦获胜,他们就能充分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成功感,带来的乐趣。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合作的积极性与良性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一、开展幼儿园小组竞赛游戏的方法
孩子每天在园的一日生活就是一个一起学习、游戏的时间。作为教师应该想办法多为幼儿创造与同伴进行合作与竞争的学习、游戏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主动合作与良性竞争。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插入小组竞赛游戏,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之前告诉幼儿“今天的活动后会有一个小的比赛,请大家一定要努力”。这样在之前的集体学习活动中,孩子会格外专注,表现十分踊跃,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的竞赛是要为自己团队努力挣分的,这样大大促进了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并且牢牢抓住了幼儿的关注点,对他们的学习活动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另外,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加入一小段小组竞赛游戏,也能够为整个活动起到一个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在这个小的竞赛中,遇到问题的小组和幼儿,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会抓住重点,关注刚才自己没有成功的细节,学到新的本领,这样帮助幼儿明确的学习的目标和任务,使孩子在学习活动中有的放矢。尤其是在大班开展这样的活动,效果格外显著。
二、开展幼儿园小组竞赛游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竞赛游戏的难易程度: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竞赛游戏,复杂游戏简单化,简单游戏趣味化,让每位幼儿易于明白,乐于参与。
2.竞赛游戏的活动性:在室内不比在户外,它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所以竞赛游戏的活动性要小,这既有安全性又益于老师组织活动。
3.竞赛游戏的理解:易于操作且趣味十足的游戏,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无动于衷?那就是教师的示范性,再简单的竞赛游戏也需要老师一次的示范动作,调动全班每一名幼儿,准确理解游戏的程序。
4.竞赛游戏的公平:为调动每位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减小其挫败感,在分组竞赛游戏时,要讲求公平,公正,分组要求多方面能力水平相当,在看似不分上下的两组或几组小朋友间最终分出胜负或是平局,并且让每位幼儿有参与的机会。如果让差距太大的孩子进行竞争,是极其不适宜的,应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分成几组,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树立不同的目标,同样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竞赛游戏的纪律:竞赛的激烈使孩子们忘乎所以,呐喊助威的,通风报信的……乱成一片。面对这种场面,简单的制止是不起作用的。这就需要老师“不择手段”,比如因违反纪律,可以减去一面小红旗,或扣掉该组相应的分数。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竞赛前在竞赛游戏规则上加上类似的条例,加强竞赛过程中的纪律性,让幼儿知道违规后果的严重性。
6.竞赛游戏后的表扬与鼓励:往往竞赛游戏总在一片欢呼声中告以结束,却不知道幼儿的心理变化。赛后的点评是十分重要的。对胜利者的表扬,更不能忽视对失败者的激励,让每位幼儿正视每一次竞赛,以乐观的心态接受其结果。教师更应该针对个别幼儿做心理调整工作。
只有注意到以上几点,才能够保证幼儿在小组竞赛游戏中主动合作,良性竞争,并获得有益的经验。
三、开展幼儿园小组竞赛游戏之后的几个要点
1、树立幼儿的信心,确立适合目标
为了竞争的胜利,关键要树立一种积极的心态,让幼儿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从而成为一个自信的人。教师可以引导孩子看看自己和从前有什么不一样,是退步了还是进步了,学会对自己进行纵向的比较,看看自己哪些方面进步了,经过努力还能取得什么进步,要怎样努力才能取得进步。在幼儿园,每周的评红花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幼儿一起讲讲每个孩子本周来的进步与不足,对进步之处进行表扬或奖励,对不足之处教师用积极的语言提出相应的要求,帮助孩子建立适合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孩子经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慢慢让幼儿树立起“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信心。
2、创设合作环境,感受竞争氛围
孩子由于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他们大多缺乏主动寻求伙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创设这样的环境,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多多提出合作的要求,比如午睡以后互相整理仪表,故事教学后分角色合作表演等。只要成人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幼儿就会从对不相关合作场面的感受到自己也能加入到合作的行列中去。逐步体会到合作劳动可以轻松愉快,合作学习可以事半功倍,合作表演可以提升效果。
3、培养创新精神,学习取长补短
竞争的正当策略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好,你好我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推销自己的长处,体现自己的能力,还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自己,同时还要善于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创新取胜。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幼儿善于和别人合作,利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给幼儿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幼儿多动脑筋,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当他们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时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幼儿体验到创新的价值和快乐,从而进一步增强以创新去超越别人的意识和信心。
4、接受挫折教育,提高承受能力
在竞争中,没有常胜将军,没有哪个人能在各方面都次次取胜。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正确地对待失败和挫折,知道强中还有强中手。有的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下棋,只能赢,不能输,一输就要耍赖,于是父母只能便让他赢,长期这样,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使孩子变得“输不起”。因此让幼儿接受一些挫折教育,能培养孩子的意志,让幼儿感到失败并不可怕,只有在失败之后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忧虑和自卑等消极情绪。另外小组的成员要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大家互帮互助,齐心协力才能争取到下一次的成功。
从幼儿教育效果的角度看,采用小组竞赛游戏的形式,使集体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在活动中送给同伴更多的掌声,也收获同伴更多的赞扬。在小组竞赛游戏中,有利于诱发幼儿之间的互帮行为,发展幼儿交往能力,提高幼儿竞争力量。每个幼儿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他们一定会发展成为合群、善群、利群的人才。
美丽幼师网欢迎全国幼师积极投稿
如果您有什么好的创意或者建议,可以给我们微信留言,或者联系QQ800025159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